青春足迹遍三晋 实践育人谱新篇 ——我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 时间:2025-07-25
  • 点击:780
  • 来源:院团委

 

火红七月,青春激扬。我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火热进行中,8支实践队伍、七十名青年师生,怀揣理想,肩负使命,将足迹深深印刻在三晋大地之上。他们深入乡村田野、扎根基层一线、触摸文化根脉、追寻红色印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以行动诠释青春担当,在广阔天地间上好了一堂知行合一的“大思政课”。

一、追随领袖足迹,筑牢信仰之基。

青年学子循着思想的光辉前行,将理论课堂搬到总书记牵挂的乡野热土。交通工程系“担当‘岢’为 使命‘岚’图”实践队奔赴忻州岢岚,在总书记深情凝望的土地上,体悟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

机电工程系“机先锋”实践团穿行于大同云州区的黄花田间,在总书记亲手擘画的蓝图中,深刻理解“小黄花大产业”蕴含的为民情怀与振兴智慧。这些行走的课堂,让领袖的思想伟力与殷切嘱托,化为青年心中最坚实的信仰基石。

二、扎根乡土中国,书写振兴答卷。

实践团将服务写在广袤的田野上。院团委“青力岳家振兴有我”实践团紧密对接学院驻村帮扶点,奔赴忻州岳家里村。青年们挽起裤腿、俯下身子,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田间地头倾听民声,在农家炕头共谋发展,用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诠释服务乡村的责任担当。

三、传承文化薪火,坚定自信之魂。

守护民族瑰宝,青年责无旁贷。艺术设计系“琉璃薪火”实践团深入晋中介休,在千年窑火不熄的琉璃工坊间,聆听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亲手触摸古老技艺的精妙绝伦。“山铁红印”实践团奔赴运城市稷山县将历史文化遗产与游戏IP相结合,让千年古刹的故事在青春对话中续写新篇。青年学子在琉璃流光溢彩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认守护文化根脉的使命重大,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实践浸润中悄然萌发、茁壮成长。

 

四、赓续红色血脉,赋能农文旅融合。

红色基因在青年血脉中奔涌不息。交通运营系“新韵山阴 农文旅融合”实践团奔赴朔州山阴县,在革命旧址重温烽火岁月,在烈士纪念碑前感悟崇高信仰;走访地方产业,感悟乡村振兴的产业力量。

智能控制系“星火 探路者” 实践团踏访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深切感悟八路军将士浴血奋战,了解当地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特色养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实践。青年们运用所学,积极探索红色资源与农文旅发展、特色产业的创新融合路径,让红色记忆焕发时代光彩,为革命老区注入发展新活力。

轻化工技术系“青年志行团”的队员们走入晋中欣欣草莓示范基地、山西灯山井酿造有限公司,在汗水挥洒中体验农业科技、产业魅力,感受劳动创造的喜悦,深化了对国情农情的认知。

五、实践砺青春,沃土育英才。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是我院深化实践育人的生动写照。青年学子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大课堂。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在火热实践中砥砺意志品质;用实干增长才干,在服务奉献中锤炼过硬本领;用心灵体悟国情,在深刻认知中坚定报国志向。田间地头的调研、非遗工坊的体验、红色圣地的洗礼、产业一线的探索,无不是最鲜活、最深刻的国情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丰厚滋养。

每一次躬身实践,都是青春向未来的坚实一步;每一滴辛勤汗水,都在浇灌理想之花。实践育人的沃土,正持续涵养着青年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赤子情怀与坚实能力。广大学子定当以此为新起点,将实践所得内化为成长养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责编 | 赵   丹

二审 | 康昌敏

三审 | 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