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07-06
- 点击:139
- 来源:[db:来源]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晋教政〔2012〕5号)的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我院依据山西省教育厅下发的《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2014.09.05) 》(晋教政〔2014〕13号)文件的精神,对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情况开展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情况
1、组织管理:
我院从2010级同学开始,在全院高职生中规范地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真正做到了进入课表,统一教材,规定课时。经过几年的运转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施机制。
为了强化领导,保证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院党委于2011年2月24日召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专题会议,院党委书记齐春仙,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枝茂,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奠础,院纪检书记温俊双,副院长张庆生、汤春林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专题研究、下发了《关于充实调整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组的通知》(晋轻院党【2011】2号)文件,部署和落实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具体工作,调整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院纪检书记和副院长为副组长,党政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教务处处长、思政部主任、学生处处长(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财务处处长、图书馆馆长、后勤处处长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统一规划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和发展,为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组织领导上的保证。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学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有关重大问题纳入到党委会议,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工作。2012年11月,学院党委印发了“中共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共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晋轻院党【2012】21号),对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建设和规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形势与政策”课的相关内容。
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教学领导坚持每学期深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听课2次,加强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同时,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教学领导经常到思政部开展调研,随时听取思政部的工作汇报并及时解决有关课程建设的实际问题。2011年4月2日和2011年4月6日,2011年5月5日、2011年5月7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奠础四次召集专题会议,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2012年6月,党委会研究讨论了关于思政理论课的规范问题;2013年9月13日,党务工作例会强调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和加强实践教学等问题;2014年3月25日,党委专题会议部署思想政治相关工作。
学院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工作,已经将“05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纳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方案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院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学院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强调学院要统筹安排,有效协调教务处、督导处、财务处以及党办、团委等党政部门同思政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在工作中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的贯彻与落实。随后,学院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召集教务处、财务科、科研处、党办、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相关问题进行协调, 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院于2006年机构调整时将原设社科部更名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思政部一直为学院领导的、与学院其他系部同级的二级机构,负责并承担全院专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兼职和外聘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各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没有成立教研室,只是明确了相关的课程负责人。“形势与政策”的课程负责人为连娜老师,专任教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
学院在总体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大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投入,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及办公需要。近年来,学院先后为思政部配备了计算机2台、打印机1台、文件柜6个等办公用品,订阅了多于其它教学系部的报刊杂志,还出台相关政策,每一位教师每年可以报销300元的专业图书,并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桌椅。在学院图书馆设立了思政类图书资料专柜,有各种核心期刊和时政新闻类期刊数十种,如《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求是》、《新华文摘》、《时事资料手册》、《瞭望》、《南风窗》等,每年的征订都由思政部老师参与意见,满足了正常教学参考、教学研究和阅读的需要;同时对广大学生开放,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2013年,拨专款30000元购置了一批专业参考书供任课教师参考。
2、教学管理
思政部依据学院有关教学管理文件的规定,并结合自身课程建设与教学实际,制订了教学质量检查的规章制度,并在期初、期中、期末深入开展教学检查。为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相继建立了较为健全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开课制度、教学工作规范制度、命题与阅卷制度、外聘教师管理制度、教案编写规范和标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教师岗位职责、教师工作职责、教师行为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等,并根据发展建设的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认真执行,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各类课程档案齐全,建设规范。
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由思政理论课教师以教育部社科司每学期下发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点为依据,以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出版发行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为教材,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时事》DVD为辅助,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又依托学院开办的“轻院讲坛”、“道德讲堂”和大学生思政主题网站“青腾”为载体,同时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聘请省内知名学者(山西师范大学卫建国教授、山西大学倪宁教授、晋中学院闫海玉教授、太原理工大学朱颖原副教授、省教育厅副厅长贾坚毅等)面向全体学生举办专题讲座,每学期安排16学时,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相辅相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附课程设置表格1-1)
思政部还和团学部门合作,遇到重大新闻事件组织学生集体收听收看;通过相关的教学音像资料的播放也是教学方式之一。从2011年开始,教学中又选用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形势与政策”作为教学参考资料,院领导、思政部专兼职教师、全院班主任、团学部门工作人员和每一个教学班都有一份,全部费用由学院承担。
在理论教学规范进入课表的同时,我院还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从2011年开始,学院同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专项经费。我院思政部教师会同学院团学部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下:一是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广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大赛等;二是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帮助,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充分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关怀;三是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清明缅怀先烈”、“轻院讲坛”、“青腾”思政网等载体,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教育;四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山西的人文社会资源,如太原解放纪念馆、东湖醋园和杏花村汾酒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搭建了稳定而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五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连续进行了四年,同学们踊跃参加以“社会调查、工学结合、公益活动和问卷调查”四种类型为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贴近实际、贴近专业、贴近生活、关注公益,能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和当代大学生“青春奋斗”的正能量,是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常态化活动,也是理论教学的课外延伸。我院思政部和学工部主导的这项活动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2012年7月5日,《山西青年报》刊发了题为《大学生暑期实践工学结合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的报道,对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了介绍;2012年9月19日是我院2012级新生报到的日子,思政部和学工部联合举办的题为“青春的足迹---骑行拉萨”的主题摄影展,引起了新老同学和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2012年9月21日,《山西青年报》在“青年新闻”专版以“老师感动 做摄影展板激励新生”为题,以较大的篇幅对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摄影展作了图文并茂的专题报道并配发了微评。这次主题摄影展也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提高了我院的社会知名度,传递了我院学生的正能量。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基本覆盖大部分学生,促进了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知行统一。
3、队伍建设与管理
我院一贯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其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院制定的《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师德规范》和思政部制定的《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岗位职责》,明确要求教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有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真信党的理论,真情传播党的理论,真诚实践党的理论,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遵循“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自觉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
我院“形势与政策”课共有任课教师3人,课程负责人为连娜老师,系专任教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兼职教师为学院党委宣传部长杨曙光,既保证了教学质量,也利于协调相关的业务工作,效果明显。
我院制定的《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制度》,要求兼职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关专业理论学科背景,同时规定各系(部)负责外聘教师的考核工作,具体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教学态度(包括上课是否认真,有无迟到、早退、旷课、私自调课等违纪情况等)、教学过程(教学的基本环节及教学内容完成情况等)、教学效果(学生考试结果及学生的评价等),各种考核结果直接和外聘教师的课时津贴挂钩。
我院还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开展社会考察活动,开阔视野,服务教学。2011年7月,思政部全体教师赴“太行精神”的典型锡崖沟、长治潞宝集团毛主席纪念馆、武乡八路军纪念馆等地考察;2012年6月,王红、连娜老师参加了太原科技大学承办的省级培训,并赴革命圣地延安考察;2014年7月,思政部主任李惠民赴井冈山参加了教育厅主办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高级研修班,并在会上作了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情况介绍,受到了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
二、自查结果
1、取得的成绩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照评估检查标准基本达到要求。同时,我院在课程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是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设置独立学院后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二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基本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教学与科研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起来;三是师资队伍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过硬;四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特色突出,效果较为明显。
2、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从教师的人数看,专兼职教师4人,还未严格达到规范的比例配置;专职教师资历和经验尚有欠缺,新生力量亟待补充; 还没有成立课程教研室
3、整改措施与今后课程建设计划
(一)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学习考察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完善机构,补充任课教师,达到规定的标准;现有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的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和理论素质,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号召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争取把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丰富起来。
附件:表格1-1
课程名称(公共必修) |
开课时间 |
学分 |
学时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一学年 |
3 |
5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二学年 |
4 |
72 |
形势与政策 |
第一至五学期 |
1 |
16/学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一学年 |
2 |
36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第一至六学期 |
1 |
4/学期 |
课程名称(公共选修) |
开课时间 |
学分 |
学时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第五学期 |
2 |
36 |
大学生文明礼仪 |
|
1 |
18 |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2014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