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琉璃技艺 传承工匠精神
  • 时间:2018-11-13
  • 点击:52
  • 来源:[db:来源]

山西是我国琉璃艺术之乡,其琉璃生产的历史有千年之久,相承不衰,匠师之多,全国罕见。山西的琉璃烧制技艺始于魏晋南北朝,早在盛唐时期,就有“碧瓦朱甍照城郭”之说,这项技术在明朝万历年间达到鼎盛。在山西的几大琉璃作坊中,尤以太原东山马庄山头苏家最有影响,山西是琉璃艺术之乡,“苏氏琉璃”是其重要代表20086月,太原“苏氏琉璃”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制技艺)”匾额,对我省琉璃烧制技艺做出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也是对有着数百年琉璃烧制技艺传承的太原“苏氏琉璃”的充分肯定
           

2018年11月6日,化工系部分教师在学院副书记李奠础的带领下参观了“苏氏琉璃”太原所在地——太原市山头孔蓝琉璃制品有限公司。苏永军“苏氏琉璃”的第八代传人苏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苏家琉璃技艺的历史、传承以及烧制琉璃的原料、程序、技艺等。他介绍道:“琉璃的制作简单来说要经过备料、成型、素烧、施釉和釉烧等几个阶段,与民间制陶的工艺很接近,只是琉璃大都分两次烧成,第一次高温素烧(1100℃左右),第二次低温釉烧(900℃左右)。”  
       
  

通过本次参观和交流活动,深深体会到山西琉璃技艺的深广文化底蕴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由普通的土质原料,经过种种转化,摇身一变成为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琉璃制品。小小的琉璃制品中饱含着匠人们的智慧,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和老师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